查看原文
其他

壤塘县非遗传习所:播下艺术和脱贫的种子

尹钢 藏人文化网 2023-11-25
请点击上方的“藏网文摘”订阅
有您更精彩 投稿信箱:tibetcul@126.com

学员在进行唐卡绘制。

       当地青年在藏香传习所学习用当地植物制作传统藏香。

9月的四川省阿坝壤塘县高原秋高气爽。在中壤塘镇一所清静幽雅的唐卡传习室内,几十名学员盘腿而坐,在画板上顺着线条勾勒图画。一笔一画、一点缀一渲染,一幅精美绝伦的唐卡初始图便慢慢地呈现……20岁的牧民姑娘金木是传习所唐卡班的优秀学员,她从铅笔描图开始,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已达到中级绘画水平,并能独立完成从唐卡设计到绘制的整套流程。


        藏经石刻技艺传承人班玛罗尔吾(右一)为村民讲解石刻技艺。

       学员在壤巴拉藏族刺绣传习所活态展示台前展示刺绣技艺。

在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,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壤塘藏经石刻技艺代表传承人、石刻传习所老师班玛罗尔吾正为村民讲解石刻技艺。今年,石刻传习所承担了壤塘县壤巴拉棒托石刻公园的石刻景观打造,班玛罗尔吾带领53名学员全力投入其中,学员中有25名为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。学员牙班告诉记者:“通过在传习所的学习,今年我雕刻景观石像已实现收入15600元。感谢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,我现在也是吃‘手艺饭’的人了!”


       来自宜兴的陶艺大师为当地青年传授陶器的制作工艺。

        学员在中壤塘镇唐卡传习所画室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。

非遗文化是壤塘的特色文化资源。作为贫困县,壤塘县近年来大力推动文化扶贫,按照“非遗+扶贫”思路,采取“政府扶持、传承人自主创办”方式,鼓励扶持传承人积极创办传习所,每年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非遗传习所建设。目前该县已建立传习所26个,涵盖藏香、藏茶、藏药、唐卡、石刻、陶艺等非遗文化项目。如今,该县从事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工作达1400多人,很多快被遗忘的民间艺术又重新得到恢复,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统计数据显示,去年,壤塘县26个传习所中有15个实现盈利,共实现近500万元的经济效益。8月17日,占地1100平方米的壤塘县壤巴拉非遗超市正式对外营业。作为当地政府重点打造的非遗文化展示推广平台,壤巴拉非遗超市为当地26个非遗传习所提供免费场地进行活态展示及产品销售,并以此为窗口,让壤塘非遗文化产品真正走向大众,走向世界。


来源:四川日报

        壤塘县城的壤巴拉非遗超市开始对外营业,从事藏茶、刺绣、陶艺的青年非遗制作人激动不已。

        精心设计的巨幅唐卡,成为妆点县容县貌的亮点。
相关阅读
易贡藏刀的彩虹之光
在世界行走 在青海茫崖停留
西藏考古发现与“高原丝绸之路”
云南迪庆:藏民尼玛的葡萄“缘”
叶星生:藏派丹青的传承与创新
穿越可可西里:无人区 有人护
探寻藏毯的古老技艺及产业发展
项措卓玛:脚尖跳跃的“追梦舞”
长江源头第一县里的彩石“变现”记
朗顿·白芨:民族歌舞让生命“更长”
波罗古泽木刻:刀锋下的非遗传承
走进甘洛 感受独特的尔苏藏族文化
绚丽的格桑花 独树一帜的甘南藏戏
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文献的抢救之路
畅游海螺沟木格措 享一季夏日的清凉
成都“八廓街”:“蓉漂”藏汉商人的故事
爱心颂:“雪山金凤凰”宗庸卓玛公益新歌
活佛俄旺旦真:让古老藏戏焕发青春活力
金秋的香格里拉:狼毒花红遍 青稞话丰收
话说茶马:一个白族匠人在茶马古道的传奇
甘孜乡城:康巴汉子克村玩泥巴“玩”成泥塑大师

扫描或长按      关注藏网文摘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